5月10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一個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達?!?/strong>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strong>
“中華民族是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強不息、朝氣蓬勃的青春民族?!?/strong>
“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一百年來,中國共青團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把忠誠書寫在黨和人民事業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鐫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strong>
在新的征程上,“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五月的花海 百年的芬芳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鼻啻貉笠绲募竟?,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
100年前的5月5日到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百年后的5月,回望歷史,五四青年節深深標定了百年間中國青年的輪廓,在歷史的天空中,他們青春永駐。
1919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的五四運動,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開啟了一個偉大的覺醒年代;1921年,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掀起了改天換地的巨瀾,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紀元;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中國青年運動翻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召開之年?;赝麣v史,五月的花海,百年的芬芳。
革命時期那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視死如歸的青年;新中國成立后一支支扎根邊疆奉獻青春的“青年突擊隊”“青年墾荒隊”;改革開放浪潮中勇立潮頭敢闖敢試的弄潮青年;新時代奮戰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無畏青年;勇攀科技高峰的航天青年;冬奧賽場上的奧運青年;珠峰登頂的巔峰青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沖鋒在前的抗疫青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青年。
百年前,中國青年的覺醒,點燃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之光。百年后,新時代青年接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
今年5月4日,一支由“80后”“90后”組成的科考隊登頂珠穆朗瑪峰,中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五星紅旗映照下,攀登者們立于地球之巔、探索科學奧秘,青春芳華綻放于天地之間……在“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天問”“嫦娥”等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在中國發展建設的各行各業,中國青年正在擔重任、挑大梁。截至2021年底,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中14歲至35歲的注冊志愿者已超過9000萬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3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550余萬名青年奮戰在醫療救護、交通物流、項目建設等抗疫一線。在“中國青年全球伙伴行動”框架下,中國與100多個國際組織及外國政府青年機構、政黨和非政府青年組織建立交流合作關系,中國青年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維護世界和平。
放眼百年,皆是青春。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正如百年前前輩之所愿,未來之中國青年,必將“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致青春 致未來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5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向航天戰線全體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并向他們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從天宮、北斗、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中國航天不斷創造新的歷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建設航天強國要靠一代代人接續奮斗。希望廣大航天青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勇于創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回望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60多年來,從“兩彈一星”到天宮、天和,無數航天人和無數支持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各行各業的人們,將最美好的青春融入時代的洪流,奮斗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在內蒙古這片土地上,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青年,為航天事業發展奉獻了最美的青春。有的人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到嫦娥探月,幾十年間,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永葆初心;有的人,從航一代到航二代再到航三代,代代薪火相傳。他們以青春熱血、以璀璨生命,書寫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壯美華章。
就在東風航天城,60多年來,200多顆衛星、13艘神舟飛船、1個目標飛行器、1個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就在內蒙古中部的遼闊草原和東風著陸場的廣袤沙漠戈壁,13艘神舟飛船、實踐十號等衛星、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等飛行器平安著陸。在這些激動人心的現場,橙色的、藍色的、藏青色的各色服裝后,是一張張青春的臉龐,還有無數的普普通通的民兵、基層干部、農牧民,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義無反顧、默默奉獻。
他們,在歷史的天空中,青春永駐。
◆義無反顧的大遷徙
66年前,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西郊,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創建。緊接著,這項前無古人的事業選址到內蒙古額濟納這片土地。
64年前,1958年,額濟納旗四分之一的人口、包括旗政府機關為東風航天城建設讓地搬遷,他們趕著7萬多頭牲畜,輾轉多年3易旗府所在地,才再次找到合適的居住地。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
1970年4月24日21點35分,“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夜幕中飛向太空。這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東方紅》悠長的旋律里,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空間站,我們來了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之后,從1999年到2022年,13艘神舟飛船、天宮、天和、天舟成功飛天。今年4月,“神十三”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完美收官。2022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后,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嫦娥天問羲和,帶著地球人的好奇問候深空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月球樣品安全降落在雪野茫茫的四子王旗草原,此刻,冰天雪地的四子王旗草原沸騰了!這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標志著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三個探月采樣返回的航天大國;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這也是人類相隔44年再度實現月球采樣返回任務。
嫦娥奔月,天問探火,羲和逐日……這背后,是幾千項航天科技成果應用于農業、氣象等等領域,改變著普通人的生活。
中國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篤定堅實地擁抱著星辰大海,也就是在這樣一步步踏實的奮斗中,中國人的飛天夢從敦煌壁畫中走出來,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
◆強國有我,不負韶華
2022年的五四青年節,中國“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峰,首次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峰頂冰雪厚度,并成功架設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回傳氣象數據。
此次登頂珠峰的13名科考隊員平均年齡30.77歲,北京冬奧中國代表團平均年齡25歲,北斗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
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中,火炬手、半個多世紀深耕太空探測、曾經參與了我國衛星研制、遙感觀測到月球與深空探測發展研究全過程的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說,航天的發展和跑奧運會火炬是一樣的,薪火相傳,一棒棒傳遞下去。
薪火相傳,永不停步,致敬奔跑在各個青春賽道上的青年。他們的青春在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謀幸福的征程中熠熠閃光。
100年前的5月5日至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團百年,在此,我們致青春、致未來!五月的花海,百年的芬芳!
奮斗者,正青春,一代代青年薪火相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定義未來有青年。強國有我,不負韶華!
昨天的你 今天的我
百年中國,風云激蕩,百年青春,熱血飛揚。從沖破黑暗的一豆燭火,到照亮未來的希望之光,我們采擷其中的點滴,講述一個故事,一個關于中國青年的故事……
放眼百年 皆是青春肩負民族復興的期望
我們的旗幟迎風飄揚
擁抱早晨八九點的希望
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
1922-2022
一代代青年
以青春熱血鑄就青春中國
看,這是“青春愛豆”的模樣!青春因拼搏而閃耀
青春因奉獻而精彩
2022年五四青年節之際
20名青年
獲得第十屆內蒙古
青年五四獎章榮譽
百年團史青年說
喜迎二十大,獻禮建團百年,內蒙古日報社青工委、團委發起“奮斗者 正青春·百年團史青年說”活動,誦讀百年團史,傳承紅色基因,勇擔青春使命,追尋信仰之光。
圖解中國共青團百年團史
策劃:李霞
監制:崔楠 李中鋒
文案:李霞 孫靜華 趙弘
新媒體呈現:李超然 孫春霞 張莉
海報:辛冠茸